- 如果您的猴痘檢測結果呈陽性,您當地的公共衛生單位 (LPHU) 將會聯絡您並向您提供建議。
- 他們可能會要求您改變一些日常活動,以減少將猴痘傳播給他人的風險。
- 對於大多數猴痘患者而言,他們可以透過補充水分和服用非處方止痛藥來控制症狀。
猴痘(Mpox,英文前稱「monkeypox」)是一種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。它主要透過皮膚接觸(皮疹、水泡和潰瘍)或接觸猴痘患者的體液而傳播。這通常是一種輕微的疾病,大多數人在幾週內就會康復,不需要任何特別的治療。
猴痘症狀
- 皮疹或潰瘍:可出現在身體的任何部位,但通常出現在生殖器、肛門、口腔、手部或臉部周圍。它們可能看起來像粉刺、潰瘍或癤子。病灶的數量各不相同。紅疹會經歷不同階段而發生變化,最後結痂脫落。
- 其他症狀:發燒、發冷、喉嚨痛、肌肉酸痛、淋巴結腫大、疲憊、頭痛、肛門或直腸疼痛或排尿時疼痛。
- 症狀通常在與猴痘患者接觸後 3 至 21 天內開始出現。
- 已完全接種猴痘疫苗的人可能只會出現輕微症狀。
預防措施
等待結果時:
- 請勿與他人發生密切或親密接觸,包括性行為和皮膚接觸。
- 當周圍有其他人或寵物時,請覆蓋傷口。使用防水敷料或繃帶並穿上衣物。
- 如果您喉嚨痛、口腔損傷或咳嗽,請在其他人或寵物周圍時戴上外科口罩。
- 請經常用肥皂和水洗手,並在咳嗽或打噴嚏時掩住口鼻。
- 避免觸摸臉部或揉眼睛,尤其是當眼睛或手上或附近有水泡時。
如果你感染了猴痘
如果您的檢測結果呈陽性,您當地公共衛生部門 (LPHU) 的工作人員將聯絡您提供建議,並了解是否有其他人有此風險。以上機構會協助您確認具傳染力期間可能曾經接觸的其他人,以向其提出可能感染猴痘的警示。以上機構聯絡接觸者時,並不會透露您的身份。在某些情況下,密切接觸者可以接受疫苗接種,以防止他們感染猴痘。
他們可能會要求您改變一些日常活動,以減少將猴痘傳播給他人的風險。在某些情況下,如果傳播猴痘的風險較高,例如,如果您無法遮蓋潰瘍或佩戴口罩,或者您感染了正在非洲部分地區傳播的猴痘病毒 Clade Ib 型毒株,LPHU 可能會要求您留在家中並與其他人隔離。
對於大多數猴痘患者而言,他們可以透過補充水分和服用非處方止痛藥來控制症狀。對於更嚴重的病例,您的醫生可能會建議其他治療方法。
保護他人
請繼續遵循測試時的醫囑,並且:
- 切勿與他人發生密切或親密接觸,包括所有性行為。
- 切勿共用物品或用具,包括衣服、寢具、毛巾、餐具或餐盤,如果可以的話,請自己清洗衣物。
- 盡可能在家中工作,除非您的 LPHU 建議您可以到工作地點上班。
- 限制與家庭成員的密切接觸,例如睡在不同的房間,並盡可能使用不同的浴室。
- 使用後立即清潔和消毒任何共享空間(包括浴室)、電器或物品。
- 避免與其他人接觸,尤其是那些罹患嚴重疾病風險較高的人,如免疫抑制人群、孕婦或幼兒。
- 在未與 LPHU 商討前,請勿進入高風險場所(包括工作場所),例如幼兒照顧服務、長者照護或醫療照護服務設施等,因為這些場所可能有罹患嚴重疾病風險較高的人群,除非是為了求醫。
- 由於猴痘能在人和動物之間互相傳染,請勿與動物(尤其是狗和齧齒動物)密切接觸。
- 請勿捐出任何人體組織,包括血液、細胞、組織、母乳、精液或器官。
- 告訴您最近的性伴侶,他們可能已經接觸過猴痘病毒(如有需要,LPHU 可以幫助匿名通知他們)。
傳染期
從症狀出現前 4 天開始至所有症狀消失,這期間猴痘患者可能都具有傳染性。
當您不再具有傳染性時,醫生會告訴您。
您會一直具有傳染性,直至:
- 所有病灶均已結痂,且
- 痂皮脫落,下面長出一層新皮膚,以及
- 任何直腸疼痛(肛門內或周圍的疼痛)已完全消失。
康復
經醫生允許後,您可以恢復正常活動,但您應該:
- 在症狀消失後的 12 週內,進行任何性行為時都要使用安全套
- 12 週內不得捐血、細胞、人體組織、母乳、精液或器官
- 徹底清潔和消毒你的家。如果痂皮可能在家裡脫落,這一點就特別重要。
求助途徑
- 緊急情況請撥打救護車:電話 000(三個零)
- 鄰近醫院急診室
- 家庭醫生
- Nurse-on-Call 熱線電話:1300 60 60 24(全天候 24 小時服務)—— 獲取註冊護士的保密醫療建議
- 墨爾本性病中心(Melbourne Sexual Health Centre)電話:(03)9341 6200 或 1800 032 017;欲索取 TTY 文字電話服務(聽力障礙人士),則致電 (03)9347 8619
- Thorne Harbour Health(前稱為「維州愛滋病委員會」,英文「Victorian AIDS Council」)電話:(03)9865 6700 或 1800 134 840
- 家庭醫生或醫療服務機構可提供諮詢和支援服務。如需詳細資訊,請參閱心理健康和福祉中心 (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Hubs)。
如需更多資訊,請參閱猴痘(Mpox) 。
This page has been produced in consultation with and approved by: